神父講道 – 常年期第二週 (週二) (2010年1月19日)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2:23-28

有一次,正當安息日,耶穌從麥田裏路過,他的門徒在行路時掐食起麥穗來。法利塞人向耶穌說:「你看!他們為什麼做安息日不許做的事?」耶穌對法利塞人說:「你們從未讀過:達味在急迫中和同他一起的人,在饑餓時所作的事嗎?當厄貝雅塔爾作大司祭時,達味怎樣進了天主的殿,吃了除司祭外,誰也不許吃的供餅,並且還給了同他一起的人?」耶穌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立的,並不是人為了安息日;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基督的福音。

(2nd Week in Ordinary Time – Tuesday)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2:23-28

23 One Sabbath he was going through the grainfields; and as they made their way his disciples began to pluck heads of grain. 24 And the Pharisees said to him, “Look, why are they doing what is not lawful on the Sabbath?” 25 And he said to them, “Have you never read what David did, when he was in need and was hungry, he and those who were with him: 26 how he entered the house of God, when Abi’athar was high priest, and ate the bread of the Presence, which it is not lawful for any but the priests to eat, and also gave it to those who were with him?” 27 And he said to them, “The Sabbath was made for man, not man for the Sabbath; 28 so the Son of man is lord even of the Sabbath.”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

教宗歷史性訪問羅馬猶太教會堂,指出猶太教徒和 基督信徒應在友誼中攜手為唯一的天主作證

18/01/2010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受邀,于元月十七日星期天下午,前往羅馬猶太教信徒的精神中心,位于台伯河畔最大的猶太教會堂進行歷史性訪問,受到羅馬猶太教經師長里卡爾多·塞尼、羅馬希伯來人團體主席里卡爾多·帕奇菲奇、以及衆多信徒和各方政要的熱烈歡迎。在致詞中,教宗強調基督信徒與猶太教徒的友誼是一條只能向前走的道路,兩個信仰團體基於共同的根源,必須攜手合作,為唯一的天主和祂作爲整個人類倫理道德規範的十誡作證。將近二十四年前,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已經首開創舉,來這裡進行了一次同樣重要的歷史性訪問。

教宗抵達這座雄偉的猶太教會堂時,會堂歌詠團唱著聖詠第一百三十三篇的字句說:“看,兄弟們同居共處,多麽快樂,多麽幸福!”。這兩句聖詠描繪出教宗訪問過程的整個氣氛,雖然猶太教和天主教之間至今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尚未解除的疑慮,就如羅馬希伯來人團體主席里卡爾多·帕奇菲奇在向教宗致歡迎詞的時候說的,這次教宗的來訪將在希伯來人和基督信徒之間的關係上留下深刻的記號。他又激動地說:“今天我之所以能夠在這神聖的場所講話,乃是因爲我的父親和叔叔拉斐爾曾在佛羅倫薩的聖母瑪利亞修女院找到避難所”,免於納粹黨和法西斯黨的追捕。

他又說:“即使創傷尚未縫合,但希伯來人和天主教徒之間的對話能夠、而且必須繼續下去”。當然,這位羅馬猶太人領導人也提到設想的庇護十二世教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猶太人慘遭德國納粹屠殺的悲劇保持緘默的態度。

關於同樣的緘默,羅馬猶太教經師長里卡爾多·塞尼在向教宗致歡迎詞時也提到說:“固然有著歷史的悲劇和敞開的問題與不了解,但應該把彼此共同的看法和一致的目標放在首位。這次會晤所產生的彼此尊重和友誼,應該成爲所有那些觀察我們的人的榜樣”。意大利希伯來人團體主席倫佐·嘉泰尼亞則祝望基督信徒與猶太教徒之間的差異不再是意識形態和宗教上衝突的原因,而是在文化和道德上彼此充實的因素。

教宗在致詞中重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人遭受的悲劇乃是仇恨的極端,這個極端來自人忘記了造物主。他說:“不幸的是許多人對這個悲劇視若無睹,但也有許多人,包括意大利天主教徒,在信德和基督信仰教導的支持下,勇敢地敞開雙臂,甚至冒生命危險,救助遭追逐逃難的希伯來人。他們的行爲應該永遠受到感念。聖座也從事援助的行動,但經常是默默地、小心謹慎地進行”。

教宗並強調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開創的希伯來人和天主教徒之間的友誼只能向前走。他引用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二千年大禧年到耶路撒冷朝聖時,為猶太人在歷史上遭受的苦難請求寬恕的話說:“教會從未缺乏譴責它的子女的缺失,因此,為所有那些足以助長反猶太人和反猶太教主義的行爲請求寬恕。但願這些創傷得到永遠的癒合”。

教宗進一步提到使基督信仰與猶太教有密切關聯的根源,他說希伯來人被天主選為首先接受天主的話的民族,天主賜給的恩典和召喚是不能取消的。天主所頒賜的十誡不僅為猶太教徒和基督信徒具有永恒的價值,為非信徒也是一樣,因爲十誡是整個人類偉大的倫理道德規範。

教宗因此指出猶太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合作的三大領域:第一個是承認唯一的天主,反對豎立其他偶像的企圖;第二個,保護生命,反對任何不正義和濫用權勢,承認每個人的崇高價值,因爲人是天主按照祂的肖像所創造的;第三個,促進家庭的神聖性和聖德,因爲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

最後,教宗提到梅瑟和耶穌基督都肯定的天主十誡說:“十誡都歸納到愛天主和憐憫他人的行爲上。從這方面看,我們可以攜手前進,雖然我們彼此之間仍有差異,但如果我們能夠團結心靈,攜手合作,回應天主的召喚,則祂的光必將更接近我們,以照耀地上所有的民族”。

教宗在主日三鐘經講話中將移民和難民、與猶太教徒對話和基督信徒合一托付給聖母的代禱

18/01/2010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上主日17日中午時分出現在他的書房窗口,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念三鐘經。這一天羅馬天氣雖然陰冷,却有不少朝聖信友、游客和團體組織來到聖伯多祿廣場,參與教宗主持的念三鐘經活動。共念三鐘經之前,教宗在例行的講話談了三個主題,一是當天舉行的世界移民和難民日,二是他要在下午前往羅馬的猶太教會堂,拜訪猶太人團體。第三個主題便是隔天18日開始的基督信徒合一祈禱周。

關于當天舉行的世界移民和難民日,教宗談到在這些人身旁始終有教會的臨在。他列舉了上個世紀初爲移民難民服務的兩位杰出人物,一個是真福洗者若翰·斯卡拉布裏尼主教,另一個是聖女弗蘭切斯卡·卡布裏尼。教宗說:“耶穌一生下來就因黑落得的迫害而經歷了逃難的悲慘經驗,他教導他的門徒們以尊重的態度和愛接納兒童。事實上,無論是哪個民族和哪種膚色的兒童,都要首先把他看作是要被提升和保護的人,看作是天主的肖像,抵制任何排斥和剝削行爲。對生活在异國他鄉的未成年者要特別予以照顧,使他們在不得不面對的衆多問題中得到法律保護和陪伴。”教宗熱切鼓勵致力于爲移民和難民未成年人服務的基督信徒團體和組織以及所有人士,按照福音的真精神,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積極地關懷他們。

談到沿著可敬的若望保祿二世教宗24年前歷史性訪問的踪迹,他要在下午探望羅馬猶太人團體的事,教宗指出,這項訪問爲會晤羅馬的猶太人團體幷在天主教徒和猶太教徒之間和諧友誼的旅程中邁出新的一步。教宗又說,儘管存在著問題與困難,兩個宗教的信徒都呼吸著彼此尊重和對話的氣息,信仰唯一的天主以及維護生命和家庭,渴望社會正義與和平,便是爲使這種關係成熟和重視彼此團結所作的共同努力見證。

教宗在念三鐘經前的講話談到的第三個主題,將于隔天開啓的爲促進基督信徒合一祈禱周,他說,每年舉行的這項活動爲信仰基督的人是重振大公運動精神、彼此相會、彼此認識、一起祈禱和反省的有利時機。今年舉辦祈禱周的主題取自路加福音第24章48節中復活的耶穌向門徒們說的話:“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教宗說:“我們越是在基督的愛中聯合在一起,如同真兄弟,我們對福音的宣講就越能令人信服和有效果。”

念完三鐘經之後,教宗提到受地震灾難打擊的海地人民。他說獲悉海地總主教、許多司鐸、會士和修生的遇難令他深感悲痛。教宗繼續鼓勵衆多愛德機構爲海地的巨大需求正在從事的努力,幷表示爲受傷的人、無家可歸的人和喪生的人祈禱。

教宗接見教義部全體委員指出:教會的訓導在培育基督信徒和非基督信徒的良知

15/01/2010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元月十五日接見正在梵蒂岡舉行大會的聖座教義部全體委員,並向他們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教會的訓導貢獻給所有的人,包括基督信徒和非基督信徒,目的在按照自然道德律培養他們的良知,而自然道德律並非基督信仰的專有物,雖然它在基督信仰内得到圓滿的闡述與發揮。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時期曾任教義部長二十四年之久,對聖座這個部門的運作和使命瞭若指掌。他這篇講話觸及多個重要議題,首先指出:伯多祿的繼承人是基督信仰的第一位守護者和維護者。然而,教會願意對每個人的良知培育有所貢獻,而不只是對基督信徒而已。他說身為教宗,首先必須為教會的合一效命,而作爲羅馬的主教,他必須服從信德,好使基督真理繼續不斷地為每個人發放光明。

教宗清楚強調:“堅固弟兄的信德,使他們在宣認死而復活的基督這個信仰上保持合一,這乃是坐在伯多祿宗徒位置上的人的首要和基本任務,這個任務是耶穌基督交付給他的,因此他不能違背,而教會傳播福音直到世界窮盡的工作效力全有賴於此”。

談到這裡,教宗指出最近與教義部有密切關係的兩大事件,一個是《聖庇護十世兄弟會》的問題,一個是聖公會的問題。關於前者,教宗祝望該兄弟會克服至今仍然存在的教義問題,早日與教會共融。至於聖公會的問題,教宗對教義部努力協助聖公會部分團體和信友與天主教會達致圓滿共融的努力表示欣慰和嘉許。他說:“這些團體忠誠服膺來自基督、並由教會訓導提出的真理,一點也不違反基督信徒合一運動。相反地,它顯示這個運動最終的目標乃是使上主所有的門徒都能達致圓滿和有形可見的共融”。

教宗的講話也提到生物倫理方面的問題,他說聖座教義部在各方面,特別是在二零零八年公佈的《人的尊嚴》訓令,目的都在為生物倫理界做出貢獻。在這非常重要又很具時代需要的問題上,例如人類生育和人爲操控胚胎問題,這道訓令強調必須尊重人每個階段的生命。教宗尤其表示:“教會訓導如此主張,旨在不但為基督信徒,也為所有尋找真理並願意聆聽信仰和理性的人的良知培育做出貢獻。教會對人類生命的生物醫學研究提出倫理道德判斷時,是基於信仰和理性兩方面的理由,因爲教會相信一切合乎人性的事物,不但獲得信仰的接納和尊重,也受到信仰的淨化、推舉和美化”。

今天的社會有不少觀念,以爲天主教信仰對自由和科學研究是一種阻礙,不了解事實的客觀性。對這種觀念教宗說:“面對這種企圖以脆弱並容易受到控制的大衆認同來取代真理的態度,基督信仰所提出的則是倫理哲學真理上的貢獻。在這樣道德觀點中,人類理性能夠尋找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途徑”。

最後教宗說:“基督信仰啓示的一些特定内容對生物倫理問題具有光照作用。這些銘刻在人心中的特定内容,例如自然道德律,都是理性可以認識了解的,即使不是基督信徒,同樣能夠接納”。

一言為定 (2010年1月19日)

「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谷2:28)

聖奧斯定以耶穌所說:「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11:28) 來解釋新約所要求的安息,來代替舊約所要求形體方面的休息。

聖多瑪斯也說:「安息日是指因耶穌所賜與我們心靈上的安息。」(參閱思高聖經辭典no.499)

可見在教父的教導中,真正的『安息』在乎生活在基督之內。

耶穌升天後,聖教會初興時,猶太信友似乎仍照猶太人習慣守安息日。在宗徒會議後,已以一週的第一天稱為主日,為紀念救主基督的復活。

基督徒的生活便是以基督為核心。

聖伯多祿在羅馬的監獄中,寫信給他的信友們:「你們要全力奮勉,在你們的信仰上還要加毅力,在毅力上加知識, 在知識上加節制,在節制上加忍耐,在忍耐上加虔敬, 在虔敬上加兄弟的友愛,在兄弟的友愛上加愛德。」(伯後1:5-7) 「這樣你們便更有把握,進入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伯後1:11)

我們真正的安息便是活於基督的光及愛火中。

「主,離開了你,我們何去何從?你不單是安息日的主,也是我們的主。」

梁達材神父